韦应物的《滁州西涧》是一首著名的唐代山水诗,写作背景如下:
1、时间背景:韦应物在唐德宗建中二年(781年)出任滁州刺史,《滁州西涧》一诗大约作于他任滁州刺史期间或稍后,即781年至785年间。
2、地点背景:诗中的“西涧”位于滁州(今安徽省滁州市)城西,俗名上马河,简称西涧。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,常到西涧游览,对这里的山水景色产生了深厚的感情。
3、个人背景:韦应物出身于京兆韦氏逍遥公房,是唐代著名的诗人、文学家。他在仕途上并不十分得意,曾因政治风波而遭到贬谪。在滁州期间,他远离了朝廷的纷争,寄情于山水之间,心情相对平静。
4、创作背景:韦应物在滁州期间,常到西涧游玩,对这里的自然景色有着深刻的感受。在一个春雨初晴的傍晚,他来到西涧,看到涧边幽草、深树中鸣鸟,以及傍晚雨中野渡无人、小舟自横的景象,触发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,于是写下了这首诗。
5、《滁州西涧》全诗为:“独怜幽草涧边生,上有黄鹂深树鸣。春潮带雨晚来急,野渡无人舟自横。”诗中通过对西涧自然景色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。同时,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世事无常、人生短暂的感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