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《守株待兔》知识点有哪些?

时间:2025-04-27 09:22:39
最佳答案

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《守株待兔》知识点有哪些?

答:《守株待兔》是一则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,通过讲述农夫因偶然事件而放弃努力、最终一无所获的故事,告诫人们要脚踏实地、勤奋努力,不能依赖偶然的运气。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积累语文知识,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。

1. 故事背景与作者简介

出处:选自《韩非子·五蠹》,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寓言故事。

作者:韩非(约公元前280年—前233年),战国末期韩国人,著名的哲学家、思想家和散文家,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。

文体:寓言故事,通过简短的故事说明深刻的道理。

2. 生字词与重点词语解析

(1)多音字

为:wéi(为人)、wèi(为什么)。

走:zǒu(行走)、zòu(奔跑)。

(2)重点词语

株:露在地面上的树的根和茎。

释:放下,例如“释其耒而守株”。

冀:希望,例如“冀复得兔”。

耒: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。

复:再,又。

身:自己,例如“身为宋国笑”。

3. 课文主旨与寓意

故事内容:宋国一位农夫偶然捡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,从此放下农具,整天守着树桩等待兔子再次撞死,结果一无所获,成为别人的笑柄。

寓意:通过农夫的行为,揭示了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是不可取的,告诫人们做事要脚踏实地,不能依赖偶然的运气。

标签:  小学 语文 知识点 守株待兔 

相关推荐
CopyRight © 2024-2025 笔下学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. xueke@bx5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