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叫什么名字?
答: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通常被称为隋唐大运河,也常被提及为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。
【延伸阅读】
隋唐大运河详细资料
1. 名称及背景
- 隋炀帝于公元605年下令开凿大运河,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,方便物资运输,同时为征讨高句丽提供后勤保障。
- 这条运河在历史上被称为“隋唐大运河”,因为它的主要建设期贯穿隋朝和唐朝,对两朝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。
2. 地理范围及特点
- 隋唐大运河南起浙江杭州,北至北京,全长1700多公里,贯穿了海河、黄河、淮河、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。
- 运河由多个部分组成,包括通济渠、永济渠、邗沟和江南河等,这些河道将南北贯通,形成了当时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。
3. 历史意义
- 隋唐大运河的开通极大地促进了南北经济、文化交流,成为古代中国最重要的运输通道之一。
- 它不仅连通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,还推动了沿岸城市的繁荣,对隋唐乃至后世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4. 现代视角
- 2014年,中国大运河(包括隋唐大运河段)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,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。
综上,隋炀帝开凿的这条运河不仅是中国古代工程技术的杰出代表,也是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,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