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元璋,原名朱重八,字国瑞,后来改名为朱元璋,是中国明朝的开国皇帝。他出生于1328年10月21日,逝世于1398年6月24日。朱元璋出生在濠州钟离(今安徽凤阳)的一个贫农家庭,他的早年生活十分贫穷,曾经为地主放牛。
朱元璋在25岁时参加了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,反抗元朝的统治。1356年,他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,并在同年攻占了集庆路,将其改名为应天府。1368年,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,建立了明朝,年号洪武。他陆续消灭了陈友谅、张士诚等割据势力,并在1367年派遣徐达、常遇春北伐,成功推翻了元朝的统治。
朱元璋在位期间,实施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改革。他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,废除了丞相和中书省,设立了三司分掌地方权力。他以严猛治国,重典驭臣下,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。在军事上,他实施了卫所制度。经济上,他推行了移民屯田和军屯,减免赋税,丈量全国土地,清查户口等措施。在文化上,朱元璋紧抓教育,建立了国子监培养人才,并确立了八股取士的制度。
朱元璋的统治时期被称为“洪武之治”,在这一时期,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。然而,他也因晚年偏好诛杀功臣而受到批评。1398年,朱元璋病逝于应天,享年71岁,庙号太祖,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。
朱元璋的成就主要包括推翻蒙元统治,恢复华夏政权,结束民族压迫,恢复民族平等,剿灭群雄,驱逐胡元,建立明朝,加强中央集权,确立一世一元制,发展经济,恢复生产,开创洪武之治,重视文化教育,整顿吏治,恢复朝贡体系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