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三数学差怎么补救

时间:2024-11-27 08:28:31
最佳答案

1、引导探究式

当发现孩子在做数学题时一筹莫展时,家长不要急于让孩子迅速解出答案,而是给孩子一定的思考时间。在孩子真的认真思考过后,再引导孩子从基本的概念出发,比如说,这道题究竟是考察平行四边形还是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等,从而抓住破题点,在引导探究的过程中鼓励孩子积极思考。

2、根据问题展开讨论

也许有的家长会困扰,这道题我也确实不会呀,怎么和孩子讨论问题呢?其实,与孩子讨论问题,是有方法和技巧的,譬如孩子学习初中数学一般,掌握了就能在无形中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。比如说,家长可以尝试问孩子,今天在数学课堂上,老师反复强调了哪些问题,重点讲解了哪一类型的数学题?从而引导孩子抓住解决问题的中心点,一举破题。

3、数学思维的培养

由于数学是一门解决问题的学科,因此数学思维简单来说就是解决问题的思维,也就是逻辑思维。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,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日常生活的问题,家长也可以设置一些情景,激发孩子思考的欲望,进而与孩子进行探讨,甚至可以与孩子一起进行辩论。

4、学习习惯的养成

孩子在小学的时候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就可以掌握知识了,但是进入初中之后,则需要在上课认真听讲的基础上,进行课前预习、课后复习、错题整理等。家长可以给孩子多准备一些本子,并督促孩子做好每一个阶段的记录,另外,家长需要定时地查阅孩子的各种笔记,这并不仅仅起到监督的作用,最主要的是了解孩子目前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上的问题,如果家长可以解决的就尽量帮助孩子解决。

5、补习孩子的基础数学知识

孩子对数学不感兴趣,是因为对这些知识不熟,导致比较蒙圈,把数学课本上的知识点讲透了,以孩子的那种能接受的方式,给孩子讲数学的课本上的知识点,让孩子理解知识点。数学的学习用的就是课本上的知识点来解答问题的,如果知识点不熟怎么解答问题。父母让孩子知道自己努力学习了,这个数学也会做,刚开始的时候不要做一些比较难的数学卷子。当孩子的数学基础知识能够提高了,要有一个慢慢的适应过程。

标签:   

相关推荐
CopyRight © 2024-2025 笔下学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. xueke@bx53.com